login...
公告
请输入搜索信息: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谈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梁枫朱桂平)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1-09 09:49:36 人气:
梁枫 朱桂平
摘 要:合并组建类高职院的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只有因地制宜,积极采取非均衡发展策略、交叉发展策略和错位发展策略,才能逐步建立起具有本院特色的专业体系。
关键词:合并组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梁枫(1966-),男,江苏淮阴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朱桂平(1966-),女,江苏沭阳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6)24-0032-0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就江苏省而言,1999年之后经教育部和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独立设置的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有39所之多,其中由两所或两所以上学校合并组建的院校有15所。合并组建类院校建立的时间一般要比独立升格类院校要稍迟一些,在合并之初也都会遇到科学定位、专业整合、人员安排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其中的专业建设是个关键环节,因为专业设置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机构设置、师资建设、资源配置等问题,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规划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一、不同合并模式对专业建设的影响
如果,根据合并前学校的隶属关系、拨款渠道、行政级别、综合实力等因素来考虑,我们可以将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分为“兼并型”和“联合型”两大类。所谓“兼并型”是一所强校与若干所办学基础相对较弱的学校的合并形式,一般强势学校在独立升格尚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寻找合作伙伴,扩大办学规模;而弱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为生存也需要找出路,这样在合并问题上就很容易形成共识,达成默契。在专业建设方面难度相对较小,往往以强势学校的骨干专业为龙头,对原有的专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相比之下,“联合型”院校的情况就要复杂得多。由于当初实力相当,难分高低,在合并过程中,从干部配备到系(部)的设置,从有形资产的整合到无行资源的取舍,难度都要大一些,而矛盾也往往集中在专业建设上,有时表面上是专业的选择,实质是利益、地位、势力的角逐。特别是对一些专业跨度大、类型多的院校,在专业调整和改造方面所面临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
二、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1.是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学校实质性融合的重要途径
在15所合并组建类高职院中有一部分院校在申办过程中,联合的目的是为了单纯提高占地面积、教职工人数、教学设备总值、图书馆藏书量等硬性指标,从而达到设置高职院的基本条件。由于当初每个学校的专业隶属不同学科,各有所长,各具其优,如何实现实质性融合的确大有文章可做。
形式卜的合并只需一纸批文,而学校的实质性融合则需要在不断磨合中建立起共同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没有思想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一致,就难以将学校办好。专业建设是一个学校内涵建设的着力点,只要在专业建设上取得共识,人员安排、资源配置就能迎刃而解,学校的阶段性工作和长远规划才能有章可循。事实证明,两所不同学校合并到一起决不是专业的简单叠加,作为一所重新定位的学校,一定要在交流中提高,在渗透中创新,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2.是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措施
江苏省教育厅2006年1月公布了首批高校 112个品牌专业的160个特色专业,在合并组建类高职院中只有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设计”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业被认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到2006年7月启动的第二轮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遴选建设工作中,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已有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占总数的 5%,特色专业9个,占总数的6%。从数量上看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受到遴选条件的限制,仍有7所院校在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方面尚无起色。
品牌特色专业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标志着学校的办学优势,是学校地位、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创建品牌特色专业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知名度的有效措施,合并组建类高职院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选准专业,重点建设,全力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挂牌之日,就是学校专业竞争力与办学特色初步形成之时。
3.是主动服务社会,实现学校与市场对接的必要手段
高职教育是贴近市场的办学类型,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已经成为高职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合并组建类高职院,专业建设任务更为艰巨,要一手抓提高,一手抓协调。之所以要提高是因为原来是中专(职)校的底子,所有专业的课程体系都建立在初中知识结构之上,培养主体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专业计划当然要进行很好地修订。之所以要协调,是因为原来的专业分布广,类型多,合并后学校定位有了本质区别,所有专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在做出选择之前,当然要调研,要沟通。而提高与协调的依据在于市场,从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中找答案。经过几年的招生已经可以看出不同专业在不同学校中的发展前景,同样是报考会计专业,选择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肯定比工科类院校多得多,反之亦然,这是不以办学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在专业整合与开发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1.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决不能站在个人的立场选专业,找自己的位置;站在专业的立场设系部,找专业的位置。而要站在市场的角度看教育,找学院的位置,学院的定位搞准了,个人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换句话讲,不同高校唯有找准自己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应有位置,并发挥自己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其自身才能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工艺学院培养设计师、海事学院培养船员、财经学院培养会计顺理成章,名副其实。为此在专业设置中切不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错位发展弄成了发展错位。
一个学校可以根据专业涉及学科的多寡将其分为单科型、多科型、综合型学校。高职院一般以单科冠名,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最好重点发展某一大类的专业。比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招生的17个专业全部为“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中的艺术设计类和广播影视类专业。但有的院校是不同类型学校合并到一起的,在各自办学历程中形成自己的品牌和优势,这样可以走多科协调发展的路子,如果一味求大求全,在短时期内就向综合化方向跃进,就很难有质量和效益的保证。有的院校成立不到五年,就将专业拓展到9个大类,18个二级专业,36个三级专业。这样的发展模式值得商榷。因为一个学院的办学资源总是有限的,专业跨度过大,个数太多,很容易顾此失彼。作为蹒跚学步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一定要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与学院名称匹配的专业,根据学院的办学规模确定专业的最佳个数。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开设了28个专业,除8个双专科,有50%属于交通运输大类中的专业,其余也大都与海事、航运、造船、港口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如: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物流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船舶港口电气)、商务英语(海事)等,专业特色鲜明,服务面向准确,初步形成了专业发展的集群优势。
2.实施交叉发展策略,做到复合求新,渗透求异
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当代教育的一大热点。应该说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很容易形成特色,成为亮点。一般学院会采取双专科的培养模式,文理兼修、工商并举。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招生的38个专业中独立开设的专业只有18个(另有10个专业仅仅作为双专科中的一个分支,不单独招生)、1个为中外合作办学、其余19个都是双专科,包括:软件技术/应用日语、计算机应用技术/文秘、营销与策划/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这样的专业设置固然不错,但也可能会因为学制长、课程多、结构散而削弱学生报考的积极性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最好是不同专业的教师坐到一起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将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的融合到一起,而不是各自为阵,各行其道。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将市场营销专业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揉合到一起,创办营销与策划< 电子产品)专业,面向苏宁电器、五星家电、宏图三胞等企业专门培养电子产品经营管理人才或售后服务人才。
3.实施错位发展策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劳动力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劳动力资源总量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同时,随着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新的职业也应运而生,自2004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以来,已发布了七批共76个新职业。为此,高职院校原有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都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与改造老的专业,不断开发新的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江苏省的15所合并组建类高职院一共开设了452个专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学校近年来新开发的专业。
开发新专业可采取以下途径:一是向空白领域拓展,体现“人无我有”的发展思路。高职院校要着重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充分考虑到“资源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在挖掘办学潜力上做文章,在差别化错位发展上动脑筋。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办企业——淮安财经印刷厂一直是江苏省财政票据定点企业,多年来以其雄厚的技术设备、完善的管理和过硬的职工队伍在当地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印刷业又是苏北地区重要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各厂家急需高层次印刷人才。学院完全可以举办印刷技术专业、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或印刷设备及工艺专业;二是将专业做精做细,体现人有我优的发展思路.如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开设的所有计算机类专业都以()形式标出专业方向或本校该专业内涵的特色,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微软特色系统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华为认证)、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形图象制作)等,充分体现了“人有我优”的办学特色。
总之,对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来说,专业融则学院合,专业强则学院盛,岂可不慎。
参考文献
[1]周炎.论大学的角色定位及转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
[2]2006年招生计划专刊 (下册)[N],江苏招生考试,第51—82期